杨俊琼回国已经四天了,作为当事人之一,回顾三个多月以来的救助和陪护,心情复杂------欣慰、喜悦、悲伤、无奈、委屈纠缠其中,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自4月18日,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通过《柬单网》了解到流浪女孩杨俊琼的悲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爱心接力”就拉开了序幕。
期间,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粤之味黎灿先生、八号码头餐厅、中柬第一医院朱院长、回春堂朱玲、陈宝荣家属、珠江建设李镇和一大批在柬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表达对落难同胞的关爱之情。尤其在救援行动的后期,大使馆和相关机构的有力参与和支持,为杨俊琼的顺利回国最终铺平了道路。
救助之初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做为这次救援行动的发起者,全程参与组织了这次救助同胞的爱心活动。谈起这次救援行动的初衷,程通理事长说到:“一个中国女孩,豆蔻年华,流浪在异国他乡,做父母的人,谁不心痛?更何况在柬埔寨还有如此多的同胞。”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此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就踏上一条从未走过的高风险的“不归之路”。
而救助杨俊琼的过程也证明,救助精神病患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远远超出你所忍受的极限!实际上,巨大考验从接触杨俊琼的第一刻就开始了。
4月31日,王咏梅大姐率队经过十几天的搜寻,期间数次顶风冒雨。后经爱心人士提供线索,终于在199路发现了杨俊琼的踪迹。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图)
按照最初设想,准备把她带回基金会再另行安排,但小杨的精神状态极差,根本不配合,非常抵触,我们在附近几个街区跟踪了几个小时,也试图进行说服工作,但均告失败。
最后,在程通理事长的沟通下,中柬第一医院伸出援手,并派车来到现场。但棘手的是,如何把小杨弄到车上又成了一大难题。谁都知道,在金边街头把一名中国女孩强行带到车上冒多大的风险,如果有人报警,后果不堪设想!最终,还是在大家提心吊胆的软磨硬泡下,才把小杨哄到车上。到医院时已近深夜。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图)
收治期间
杨俊琼在中柬第一医院免费收治的十天里,我们见证了一名间歇性精神病患最癫狂的一面。
当时小杨刚来月事,为了避免别人触碰她,竟然把经血涂抹在身上。而且逢人就打,拿尿就泼,甚至有几次试图抢夺去看望她的王咏梅大姐的首饰。我们义工队员所带的一名六岁的孩子,也被她打过,用厕所里的消毒剂泼过。医院的护理人员更是不堪忍受,不断向朱院长投诉。后来小杨更是发展到在医院里到处游逛,搞得住院患者人心惶惶,避而远之,已经严重影响到院方的正常运营。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图)
把杨俊琼转移到回春堂诊所,也是我们基金会的无奈之举。期间,我们四处咨询,了解到在金边只有俄罗斯医院有精神病科,但费用惊人,一周要收费1000美金,而且不管吃饭,需要基金会派人看护。经基金会领导商量,决定从俄罗斯医院拿药,稳定小杨的病情。小杨暂住回春堂期间,尽管发生了很多不愉快,但已经开始服药,算是走上了“诊疗之路”。
陈宝荣家
杨俊琼入驻陈宝荣家也是很意外的巧合。当时,我们基金会发起了捐助陈宝荣家属的爱心活动,陈宝荣老婆(思念)有感于我们的帮助,于是主动提出照顾小杨。基金会考虑到小杨的精神状态稍有稳定,而且已没有攻击性,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从而开启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治疗和看护。
因为陈宝荣家中有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为了不过分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决定在陈家附近另租了一间房子,由陈家负责小杨的一日三餐和服药,基金会每周支付小杨的伙食费。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图)
按照当时的想法,我们乐观的认为,如果小杨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精神状态大有好转,我们就给她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太过天真!当她服药正常,心情好的时候,她会弹琴唱歌其乐融融;但当她发作的时候,就开始胡说八道,会把先前不幸的遭遇嫁祸到我们身上,听得我们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期间,尽管基金会义工队在王咏梅大姐的带领下,每周看望小杨两次,送吃送穿,嘘寒问暖,有时还开车带她到市区逛街,到“老地方”酒楼吃早茶,希望她早日适应正常的生活,但小杨的精神状态仍然时好时坏,阴晴不定,难以琢磨。至此,我们才吃惊的发现,我们已经陷入一个难以预料没有尽头的苦恼之中。
回国之路
苍天不负有心人!基金会义工队救助精神病患杨俊琼的义举得到了大使馆和相关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并承诺负责解决小杨的护照和机票问题,此事给了我们基金会成员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但在等待办理手续的漫长的一个多月里,小杨仍然状况不断,也许知道自己要回国了,她突然宣称自己没病,坚决拒绝服药。另外,由于西方媒体的报道,很多在柬的外国慈善机构也开始关注杨俊琼,并表达了帮助小杨的愿望。尽管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慈善机构的善意,但我们也了解西方媒体存在的偏见,因而回绝了他们的请求。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图)
杨俊琼回国临近,但最大的考验也不期而至!我们基金会几个骨干人员纷纷“中招”,大使馆相关机构跑手续的人员也告知罹患新冠。这样,小杨的回国之路开始变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杨俊琼是13号的航班。最可怕的是,11日我们带杨俊琼去国家卫生学院做第一次核酸检测时,小杨突然表现出感冒的症状:鼻塞、低烧,绝望之余我们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的报告小杨侥幸过关!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图)
12日,小杨入驻隔离酒店。但问题也随之发生:小杨的服药问题怎么解决?第二次血清检测谁来协助?意外情况发生怎么办?基金会的人员兵分三路开始联络同航班的乘客,并很快组织了三个人的爱心帮扶小组,最终保障了小杨的顺利登机和飞行安全。
当天下午4:57,我们收到了同航班爱心人士韩其伟先生的微信:
“各位好心人,小杨已经由楚雄市政府派专人接走隔离,防疫负责人叫周建宏,微信我会推给航哥和云扬------”
周建宏随后发来信息:
谢谢你们在异国他乡的善举,让小杨最终能平安回家[抱拳],目前已经回到顺利我县隔离点,有我县医疗(一个全科医生,一个护理人员),公安,乡镇等工作人员组成隔离专班负责,已经安排医务专班工作人员做了心理疏导,同时让家属积极联系她,做思想工作,后续情况我会及时沟通,再次感谢你们![握手]
苍天保佑!至此,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
(广东同乡慈善基金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