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莫止霞
编辑:潘美琪
据了解,金宝城2011年开业,共有7层,3层是商场,5层是酒店。这里集中了柬埔寨当地商品,金宝城电子设备品牌也比较全,还有华为的售后中心。金宝城的建成,也让四周纵横的商业街繁华起来。
金宝城的四周由马路分隔开,呈井字型分布,通向主干道。中间围绕着的金宝城商城,是这片区的潮流汇聚之地。现在,尽管金宝城里仍有品牌的化妆品专柜,儿童乐园,餐饮街,但和先前的盛况已经难以同日而语。
一位本地人介绍,菜市场还未开业时,这里多数为本地人,现在约60%为中国餐厅,也有中国诊所,中国超市等。
也许是名字承载了人们对财富、美好生活的期待,“金宝城”被赋予了幸运的本意,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一些柬漂的眼里,这里是他们熟悉柬埔寨的第一站。
当旁边一座高架桥建起来之后,大小商超越开越多,这里就开始没落,周边的本地人开始去其他地方购物。
Eri来自中国台湾,在柬埔寨有五年了,在金宝城开了一家美发店。她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她感觉周边韩国人比较多,慢慢地,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了。
在2023年中国出入境变化之后,一大波中国人趁着国门开时,买了机票回家探亲。“有的人回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美玲是柬埔寨华人,在金宝城经营纺织品批发生意。但是,金宝城并非美玲做生意选择的第一站。2019年,美玲大学毕业,找妈妈借钱,把创业的第一站选择了西港,开了一家小店卖纺织品。她说,当时她的店面很小,但位置好,亏了前两个月,第三个月就开始挣钱了。
几年时间,她和客户打好交道,积累了第一桶金,结婚后,她回到金边开了一个大的店面,请了八个本地人。有了店面后,她和先生一起,在中国和柬埔寨都开了纺织厂。
由于曾经在中国学校上班,美玲有一些拼音基础,她在做生意时经常和中国人打交道,她的中文也说得越来越好了,她的中国客户也越来越多。在金宝城的店里,她的一位店员在这好几年,也逐渐可以用中文和客户沟通了。
记者采访期间,一辆中型货车缓缓而至,几个工人正在把新运的货陆续搬到店里,美玲接过了送货单,又仔细地把货单的账目记录好。
她说,“以前在西港的店里,忙起来的时候,连中午饭都得两点才吃得上。监管工人装床垫,有时候要熬夜到十二点。”
美玲表示,在这里开拓本地市场,要关注本地人需要什么,现在柬埔寨人对中国的商品很感兴趣,像是她经营的床上四件套,甚至一些中国的零食,也有市场。
中国人回流后,美玲的生意还是受到了影响。她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意都是靠本地老客户而来的。以前中国人多的时候,中国超市经常卖断货,很快又找她进货。
她表示,以前中国客户占 70%,现在只占了35%。“现在我们主要做柬埔寨本地市场。”由于有了中柬文的沟通优势,母亲就有纺织方面的生意经验,美玲靠着口碑和老客户的介绍,成为了许多纺织品零售店的批发商。
而今,餐饮业仍然是大部分中国人在参与。在工作日的下午,餐饮店的人流稀少。有的店里,本地店员几个坐在一起聊天,等待晚市的到来。一家新开的羊肉店派出店员来派发传单,因为路上行人不多,店员们便一家家店敲门拜访,尽快把宣传单分发出去。
Eri也表示,中国人回流后,主要还是依靠老客户,开店这些年,她也逐渐积累了一批来自韩国、美国、澳洲的客户。她笑称,“我的店不算久了,隔壁的美发店在金宝城已经有十年了。”
一位旅游业相关的人士告诉记者,他的旅行社帮柬埔寨的中国公司办签证,但是海关的出入境流程还是很严格,流程上有时会有阻碍。“现在入境签证也并非那么好办。”
有金宝城的商家发现,这边做餐饮店的转手率变高了。几年时间,有的店经历了五次转手。“一些店是换了老板,一些店则是把餐厅改头换面,直接改成另一家店。”一位商家说。
金宝城一家大排档的老板告诉记者,最近金宝城里开店的人也有增多,所以餐馆的选择也多了。“选择多了,自然客源就少了。”至于他们的店,生意和以前差不多。
还没到饭点,这位来自福建的老板娘已经早早地准备晚餐。这是餐饮人的习惯。晚餐总要早一点吃,因为到了晚市和宵夜之后,便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
不过,有中国人回流,又有人前赴后继来这里寻找机会。金宝城中,陆续有餐馆出让,要找人接手。
苏阿姨的两个女儿,就接手了朋友餐馆,打算在金宝城多做一份副业。她们在东北请来了做烧烤的师傅,又马不停蹄把老妈在东北请来,做店里的招牌菜之一,烙饼和东北水饺。本来在老家退休的苏阿姨,因为挂念女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五月初,东北的天气已经进入初夏,但与柬埔寨相比,一个在亚温带,一个处于热带,柬埔寨的炎热让苏阿姨感觉不适应。
在金边,她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身:看店,做菜,带新人。请来的几个柬籍员工,不会说中文,苏阿姨只能手把手地教她们。“比划着让她们做事。”
现在,店里有七个服务员,负责帮厨。一段时间的带教之后,柬籍服务员开始学会了包饺子,当见到苏阿姨开始煮麻辣烫,服务员们就知道,要上前递碗,帮忙端菜了。当见到苏阿姨拿起串串,服务员就知道要开始穿素菜了。
苏阿姨表示,在金边做生意,成本一点都不低。
她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雇用工人虽然便宜,不到200美金一个月,要管吃管住,人的流动量也大。
但有的食材在这边买不到,要从中国通过冷链运过来。这里买一个冰柜,要差不多四万人民币。肉菜可以从菜市场采购,请人送过来。不过,要是出餐中缺了调料,就得去超市买。而超市的调料,并不便宜。“在金边,菜价都快赶上肉价。”
彼时,从菜市送来了一批新鲜食材,烧烤师傅用计算器飞快了按了一遍,算了一笔账,他说:“这一叠账单,起码得700美金了。”
苏阿姨盼望着,先给女儿的店顶班几个月,等生意慢慢上了轨道,才能安心回东北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