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别以为我忘了:旋律与舞步中的暹粒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柬单网官方 发表于 2023-11-3 15: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柬埔寨
2023年6月19-23日,中国—东盟青年领袖项目(ASEAN-China Young Leaders Programme)系列活动在柬埔寨暹粒举行,地区青年合作再次激活。该活动旨在促进中国-东盟外交事业,提高东盟与中国人民对于东盟的认识,提升与会者参与东盟和中国事务的决策知识和技能。项目为各国青年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东盟和中国的完美途径,促进青年了解东盟的宗旨以更好理解东盟成员国及其外部伙伴,鼓励青年相互理解,欣赏东盟多样性。这种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多元包容,如年轻人们都热爱的音乐和舞蹈一样,共同造就了一场难忘的演出。

序曲:又软又湿(Soft & Wet[2])——初临高棉

走下飞机,迎面而来的就是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来临时独有的潮湿与温热。虽然之前笔者和伙伴们已在新加坡中转时提前接受了热带的问候与洗礼,但是樟宜机场内空调的功率确实能大到让人忘却这里已是热带。不过,所幸暹粒机场海关通关的流程还算是顺利。从海关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接待前来旅行的中国游客已经驾轻就熟。在双方英语交流都并不通畅时,不少海关工作人员还会用他们掌握的汉语跟我们交流。机场内部也随处可见带有中文的指示牌。暹粒这个国际旅游城市对于中国人的热情与欢迎不只是说说而已。

480.png
图1 从飞机上俯瞰暹粒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走出海关的大厅,同行的伙伴们都已逐渐熟悉这里潮湿的空气。而让我们在潮湿(Wet)之外感到柔软(Soft)的,则是东盟基金会的志愿者伙伴们。他们大都是来自柬埔寨当地高校的学生。虽然母语不同,但是同龄人见面也少不了共同语言。当然,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办理电话卡。否则,后续的联系和沟通都会有着严重问题,认识的新朋友也没办法在后面变成新网友。暹粒机场内有两家运营商的服务站:一家是笔者不了解的,另一家也是笔者不了解的。好在志愿者们十分热情,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其中一家的服务并不好,并且还用高棉语帮我们和服务点的工作人员沟通,很快就让我们在柬埔寨也能赛博冲浪。看到身边暂时没有小额瑞尔(当地货币)或者美元(柬埔寨通用美元)的朋友,一位志愿者还要主动帮我们付款,用英语说以后再还给他也可以。不过好在我们团队内部相互“转移支付”,没有再麻烦志愿者。但是这样的热情还是如此细致入微,令我们在抵达暹粒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这里人们内心珍贵的柔软,并对接下来的日子有了更多的期待。

488.png
图2 抵达暹粒机场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一、你来自何方?(Maok Pi Naok?)[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本次活动严格按照东盟官方的议事规则,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APEC)、经济共同体(AEC)、社会文化共同体(ASCC)为分支,进行模拟谈判磋商,最后共同形成会议文件。

在具体的议程安排中,笔者所代表的是泰国财政部的高级专员,参与东盟经济共同体(AEC)讨论发展数字经的有关事务。笔者所在的泰国代表团中没有任何一人来自泰国。据笔者的了解,其他国家的代表团中也没有本国公民成为代表。笔者认为,这恰恰是本次活动举办方的一大巧思:只有在代表其他国家的过程中,参会的青年们才会更能理解和关注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问题上的独特关切。如此,青年们在未来不管是走向外交工作岗位还是看待国际问题都能对其他国家的声音有着更多的包容。

实际上,在各位青年代表参与AEC的讨论过程中都已深度“入戏”。在讨论过程中,不乏别国代表认为“无关痛痒”但是在本国看来却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也与东盟的现实情况高度一致:东盟各国内部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宗教民俗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前面一类问题,各位参会的青年代表也能灵活运用东盟的各项议事规则,针对与本国利益高度关切的话题与条款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

510.png
图3 会场开幕式  图片来源:ASEAN-China Young Leaders Programme。

以笔者所在的泰国代表团为例,在高级专员会议和部长会议中,国际主权、数据安全以及共同发展等议题是代表团关注的重点。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代表团则更加关注达成某些数据跨境交换协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区域内部的数据自由流动。各方的主张自然很难完全一致,但是东盟协商一致的原则以及暂停、扩大等程序性工具则最大程度上确保了东盟的各个共同体的会议都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求同存异”,凝聚彼此关切的“最大公约数”。

在一次次的讨论之中,笔者和泰国代表团的伙伴们也“渐入佳境”,逐渐加深了自己对于“泰国代表”身份的认同,以至于好几次在会场上有人问笔者“where are you from?”,笔者的第一反应总是泰国,而后再意识到或许应该回答自己来自中国。在茶歇和会后的交流中,参会的其他代表也纷纷表示对于代表的国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在多元身份的互动下也更能体会到所谓的“东盟之路”(ASEAN Way)。《论语·颜渊》有云:“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参会的各位青年们深深地沉浸在代表的身份里,努力为自己代表的国家争取利益足以称为“敬而无失”;东盟议程内的协商一致,则可谓是“恭而有礼”。本次活动则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二、坐上三轮车(Yol Aularong Jeas Cyclo)[4]——会场之外的暹粒

在柬埔寨出行,笔者乘坐最多的是“突突车”(Tuktuk)。“突突车” ,可谓是东南亚地区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柬埔寨当地乘坐的突突车是用摩托车拖挂一个四面透风的二轮车厢。因为在行驶时发动机发出巨大的“突突”声,所以得到了“突突车”这个十分形象的别名。突突车厢通常有面对面的两排双人座椅,最多可以坐满六人;车厢上方搭有一个延伸到驾驶座的顶棚以遮挡日晒;车上还装有防雨帘,平时卷着,下雨天放开挡风雨。对于只区分旱季和雨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暹粒,大部分时间笔者都看不到带有明显标志的出租车,也没有见到过公共汽车。这对于一个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而言,并不寻常。不过这也足以见得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提高。在缺少出租车和公共交通的情况下,突突车自然也就成为了笔者和伙伴们出行的最常用选择。当然,突突车的缺点也很明显,遇到环境差的路段或者离开暹粒市的主城区,便不能无法抵挡风沙尘土的侵袭和崎岖路段的颠簸。例如,模拟部长会议结束的那天晚上,笔者一行和其他国家的代表前往市郊的一家本地田园风格的餐厅吃饭,经过一大段正在翻修的公路和许多坎坷不平的乡间小路,粗糙的石子路加上漫天尘土飘扬,笔者过敏的毛病就犯了,在车上连连咳嗽。好在同伴和司机师傅都十分关心笔者,在返回时选了另一条更加现代化的道路。

523.png
图4 暹粒本地田园风格的餐厅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而在暹粒的大部分时间,笔者的晚餐都是选择跟参会的其他国家代表一起深入到当地的商业街区感受最纯正的高棉风情。作为暹粒市最繁华的娱乐和商业区之一,Pub Street的餐厅每晚都有劲歌热舞。即便是当地进行募捐援助地雷受害者的活动,也是由地雷受害者们组成小乐团在街头演出以吸引游客。可以说,到了夜晚,以Pub Street为中心的街区都是旋律的海洋和舞步的森林。当地人民对于音乐和舞蹈的喜爱是深深烙印在骨子里的。纵使当地大部分餐厅和酒吧的音响设备并不完善,许多驻唱歌手依然保持着对于自己工作的热情。笔者在一家餐厅吃饭时,还曾见到过欧美乐手因为喜欢当地的氛围所幸就从游客变为居民,落户当地,每晚进行演出。

545.png
图5 Pub Street实景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领导柬埔寨取得独立的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本人就是一位音乐家,一直倡导大力发展本土音乐、电影和艺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不断有柬埔寨音乐家尝试把西方的布鲁斯和R&B等音乐风格与本土的传统音乐进行融合。在欧美国家流行摇滚乐之后,柬埔寨的音乐家们也深受摇滚乐的影响。整个60年代,柬埔寨音乐以独特的音乐风格与西方国家的摇滚和流行音乐相结合,迎来了黄金时代,柬埔寨全国光摇滚乐队就有100多支。

550.png
图6 20世纪60-70年代柬埔寨国内的部分流行乐、摇滚乐唱片

563.png
图7柬埔寨国内第一支摇滚乐队Baksey Cham Krong

彼时的柬埔寨拥有着全世界最优秀、最具特色的音乐。彼时的柬埔寨音乐人将西方的摇滚乐与本土传统的民族音乐结合,让“柬埔寨摇滚”(Khmer Rock)如同繁花一样在这片深深热爱音乐的土地上盛开。尽管当时大多数柬埔寨人没有使用音乐设备的条件,但柬埔寨大街小巷的大喇叭依然像今天一样整日向公众广播着流行歌曲,西哈努克国王赞助的国家广播电台也支持柬埔寨音乐,邀请柬埔寨的音乐家为民众演唱歌曲。在那个年代,柬埔寨的农民甚至能够一边种地一边听歌。但是就如同柬埔寨被抹去“东南亚明珠”这个称号一样,柬埔寨的摇滚音乐也随着时代的悲剧一起骤然消亡,成为遗失在时光角落里的眼泪。

577.png
图8 纪录片《别以为我忘了:柬埔寨失去的摇滚乐》宣传海报

因此,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大部分柬埔寨摇滚乐只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许多唱片只留在了写着Unknown的磁带里。直到1994年,美国游客Paul Wheeler在柬埔寨购买了一些录音带,里面的音乐不仅有着东南亚独特的风情,也充满了60年代后开始流行的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的风格。他将这些磁带带回美国,在1996年混合后发行了一张专辑——《Cambodian Rocks》。专辑发行后因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质量被西方的音乐人所称赞和熟知。本文中的三个章节标题全部选自于本专辑收录的同名歌曲。在笔者第一次听到这些歌曲时,感到深深的震撼:东南亚风情的香料气息、迷幻摇滚独特的编排风格以及极富民族特色的语调唱腔融合得非常完美;配乐中采用的合成器编排,完全不输给“大门”(The Doors)等同时代或者稍早一些的欧美知名摇滚乐队。走在暹粒的街头,这些音乐在脑海中自动开始播放,竟让人不知今夕何夕。恍惚间,柬埔寨摇滚乐的黄金时代似乎就在Pub Street的街头。在那个黄金时代里,摇滚乐手们又是以怎样的心情第一次创作出这些音乐呢?答案已经消散在风中。能回答我们的只有这些如同吴哥窟一样的音乐本身,时不时露出神秘的微笑,等待更多的人们去探索只属于她或他的独家记忆和光辉岁月。

580.png
图9 专辑《Cambodia Rocks》封面 图片来源:https://mawnphilly.com/cambodianrock.

三、你的眼里有什么?(Phneit Oun Mean Evey)[5]——对话吴哥

来到了柬埔寨最具历史底蕴的城市,自然少不了参观被称为“国宝“的吴哥窟。作为去年东盟峰会和这次中国-东盟青年领袖项目的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也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的暹粒之行让东盟和中国的青年人们更加了解柬埔寨悠久的历史和曾经一度非常灿烂的文化,从而加深青年们对于柬埔寨的好感。事实上,在经历了吴哥窟一天的行程后,笔者也的确为这些世界奇迹和曾经灿烂的高棉古文明所叹服。

按照主办方的安排,笔者一行上午来到了坐落于吴哥王城中心点的巴戎寺。时值六月,雨季降至,但是出行的那天太阳却格外热情,使得笔者一行人难以消受。所幸买票前后的路程大都在客车上。一路上,组织我们活动导游大叔非常耐心地讲述着柬埔寨和吴哥窟的历史,加大地提升了伙伴们对于后续旅程的期待。

尽管导游大叔的讲解已经有了很多铺垫,但是当笔者来到巴戎寺后,仍然被眼前的奇观所折服。坐落于吴哥通王城之中心点,巴戎寺是这里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寺院,也是高棉帝国最后一座国家寺院。尽管外观与印象中的吴哥窟相似,但是问过导游之后才知道巴戎寺中的佛塔建筑群是以佛教宇宙观须弥山的概念来兴建,而非吴哥窟的印度教风格:建筑物共分为三层,上层为圆型布局,树立佛塔,下两层为方型布局,分布修道场和藏经阁等。同时,巴戎寺作为国家寺院,也透露出当时高棉帝国的兴盛气象:在巴戎寺的中心建有一座最高的佛塔,周围由四十八座四面佛佛塔围绕,加上五座城门塔,共有54座石刻佛塔,代表当时高棉国统治下的54个省份。前面提到的佛塔大多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据说雕刻的是当时的国王耶跋摩七世的面容。笔者看来,这些佛像脸微笑安详而又神秘,与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些异曲同工。当你在凝视佛像之时,他们似乎在向你微笑着发问,“你来自何方”,“你在注视着谁”,“你又将往何处去”;而当你的眼神慢慢偏移时,佛像则又会回到一副安详从容的沉默姿态;而当你离开一座四面佛时,又会有其他的四面佛出现,穿行在众多佛塔间,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雕像们似乎真的变成了“西天诸佛”在注视着人间。12世纪的工匠和艺术家们竟有如此技巧雕刻出这“高棉的微笑”,吴哥窟建筑群能世界闻名也就不奇怪了。

584.png
图10 巴戎寺实景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而在有关神佛的故事之外,笔者的眼睛里却看到了更多人间的故事。巴戎寺内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几乎每一面墙、每一个拱门上都有着精美的浮雕。除了有关佛教的经典神话故事外,也有着许多关于当时历史的记载: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从生产劳动到集市贸易,从节日庆祝到斗鸡杂耍。据传,这些回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顶,但由于年代久远,只剩下了断壁残垣。然而,即便如此,笔者却也为当时能工巧匠的耐心和技术所感叹:巴戎寺是供奉诸天神佛的寺庙,也是记录高棉帝国的档案。

590.png
图11 巴戎寺的浮雕壁画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结束上午的行程,回到酒店稍作休整后,下午继续前往了吴哥窟。如果说上午在巴戎寺已经感受到了高棉帝国历史星河般得灿烂,那么下午的吴哥窟之行就是流星雨从历史的夜空中划过。笔者一行下车后,就看到了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被护城河包围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在寺庙围墙环绕下,绿洲正中的就是印度教式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最高层矗立着的是五座宝塔。其中四个宝塔较小,一个大宝塔耸立中央,类似印度金刚宝座。整体的金字塔分为三层,据说是对应印度教里的“地狱”、“人间”和“天堂”。走过一道道的楼梯和走廊,笔者终于算是从“地狱”脱离苦海,得以进入人间。在这一层里,不仅有着第一层的精美浮雕,更有着一些不知为何物的“凹陷广场”。在一位特别热情的老爷爷的介绍下,笔者一行才知道这些向地下凹陷的广场实际上是曾经的池塘,里面有着很多的花鸟鱼虫。而在像是提拉米苏蛋糕的游廊和塔顶上,曾经也是被黄金、宝石和天然染料装饰得绚烂夺目。只是在后续的战乱中被入侵者们全部盗窃了。

594.png
图12 吴哥窟“天堂”高塔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走到“人间”的中央,则是大宝塔主体了。这里台阶陡峭,曾经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以突显教徒们内心的虔诚。在笔者一行费力爬上去之后,映入眼帘的是整个吴哥窟一层、二层的美景。可惜笔者文字功底有限,否则必然也能如某位先生一样,不但沉溺于“女儿国国王”的美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还能写出“荔枝山苍苍,暹粒河泱泱,凝结出的是一种明亮而不扎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谄媚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迁就于别人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解释辩白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嬉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极端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沉稳,一种并不高耸的高度。”现实情况是,即便笔者自己提前已经准备好了许多华美的辞藻以应对这次出行。然而,等到自己登上了吴哥窟的“天堂”,眼中满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瑰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赞叹:曾经一路走来的游廊、阶梯和寺庙,竟然都如“前世的记忆”般陈列在自己的脚下。在经历了殖民者入侵的战火和政变阴谋动荡的折磨后,往日的光辉已经如远处的晚霞一样消散。但是,此刻吴哥窟呈现出的美丽也足以在我们这些游客的脑海中留下浮雕一样的痕迹。

国内研究东南亚历史于文化的泰斗陈序经先生曾言:“东南亚不只有文化,而且有过很高的文化。”作为东南亚地区历史最为久远的国家之一,这句话当然也适用于柬埔寨。笔者并非专门研究东南亚的历史与文化,却也从一天走马观花的游览中“触摸”到了所谓“历史感”。两千多年的历史或许已经难被现代人所感知,但是历史沉淀下来的遗迹却能让笔者这些异国游客得眼睛里闪烁出难以置信的惊叹。

604.png
图13 从“天堂”高塔俯瞰吴哥窟 图片来源:笔者自行拍摄。

尾声:为你唱首歌[6]——再见,暹粒

在所有会议结束的那天,主办方也为所有青年代表们组织了一场文化晚宴。参会的各国青年代表们纷纷换上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并在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青春风华。现场的气氛一度非常热烈。音乐和舞蹈是配菜,沟通和对话则是主菜。席间,不止一位东盟国家的代表们表示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与热情。笔者看来,这也多亏了同行的伙伴们歌谣里的凤凰花和在会议上的卓越表现。

608.png
图14 文化晚宴上参会代表们的合影 图片来源:ASEAN-China Young Leaders Programme。

旅程终有归途。然而,在笔者一行人的心中,关于暹粒的记忆就像是热带湿润的空气一样久久难以消散。初来之时,只感到这里的空气潮湿、土地松软;临别之际,有关这里的记忆却也同样又软又湿。不管是一直帮我们沟通的志愿者,还是路上带我们避开土路的突突车司机,还是在车上为我们讲述着自己故事的导游大叔,又或者是在吴哥窟里热情地向我们和所有中国人民问候的老爷爷,他们的关怀和热情,如同从海上吹来的季风一样,又软又湿,随后又演奏出一季又一季的生命之歌。作为同样在季风气候长大的人,在笔者脑海间回荡的是家乡一样的熟悉。如果有机会,希望还能为你唱首歌,关于东盟和中国的歌,也是关于我们的歌。

611.png
图15 笔者在吴哥窟和参会各位代表们合影 图片来源:ASEAN-China Young Leaders Programme。


来源:澎湃号

精彩评论3

LED广告屏 发表于 2023-11-3 15:3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ok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机票签证 发表于 2023-11-4 13:4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7e25c7aa2be3 发表于 2023-11-3 15:3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84粉丝

54849作品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