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地在北碧府(Kanchanaburi)逗留了好几日,沿着桂河溯流而上,从府城到“死亡铁路”再到泰缅边境的孟族社区(Sangkhlaburi)。原以为这只是一片见证了二战的悲伤土地,却发现自己常常穿梭在“小漓江”“小千岛湖”,几乎错觉“北碧”之名是源于这份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
当然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今日返回市中心,散步至旧城门旁昔日华商云集的(Pakprak)古迹街,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才是“北碧”(恐怕潮汕话读起来会与泰语十分接近)真正的由来。又想起早晨在孟桥桥头看到有粥,试图英语点餐无果只能比手画脚,好不容易弄明白意思的大姐叹道:“噢粥!泰语就是(jok)!汉语same same!”
正是无数个这样的瞬间,让我作为华人旅行者察觉到与这片土地存在已久的关联。可惜匮乏的语言始终限制了解读力,少了一把钥匙,一切都只能一知半解。
30天的泰国签证即将期满,行程被迫压缩得紧紧巴巴。希望下次再来,可以说多点,听多点,走慢点,看深点。 (转发洋旅友)






来自: iPhon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