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700多年前,朝廷使团出使柬埔寨,为何选择从温州港出发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中国热点 发表于 2023-11-27 10: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柬埔寨
11月24日,温州迎来一场“国际范”盛会:2023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寻找周达观”学术研讨会是本届盛会的三场高峰论坛之一。

周达观是谁?元代一位温州人,他的名字却与柬埔寨吴哥窟密不可分。

到了吴哥,游客经常会在遗迹的牌子上看到各种文字拼写出的“CHOU DA KUAN”,讲述这个地方以前是什么样子;或者中国的周达观曾经说过某个地方是做什么用的……

700多年前,周达观随使团前往真腊(今柬埔寨),在当地考察居住1年多,写成《真腊风土记》,详细记录了真腊社会政治、经济、风俗、物产,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00301150354_95c29a64.jpg
《真腊风土记》目录书影

书成500多年后,法国人凭书发现了密林中的吴哥窟,“世界第七大奇迹”得以重见天日。此后,各国游客蜂拥而至这个世界顶级的历史旅游胜地,人手一册周达观的书。

元代使团为什么会在温州港出发?周达观为何能以翻译的身份出现在使团?《真腊风土记》里有哪些温州元素?

带上周达观后使团从温州港出海

元朝建立以后,元朝政府想要恢复与东南亚柬埔寨的关系,决定派遣使团到柬埔寨。

00301150355_050ce2a7.jpg

《真腊风土记》的总叙里头,所载“圣天子遣使招谕,俾余从行。以次年丙申二月离明州,二十日自温州港口开洋。”元贞二年(1296)二月使团离开宁波,二十日周达观和使团在江心屿东西灯塔的注视下,离开温州港前往真腊。

周达观生平不可考,自号“草庭逸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周达观是元代温州路永嘉县(今鹿城区)人,很可能是望族出身。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推测,他大约生活在公元1270—1346年前后。

00301150356_cb70a9ff.jpg
周达观铜雕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王长命查阅史料后认为,使团从宁波出发,周达观作为民间人士以翻译的身份在温州港“半路上船”。元朝政府重视海外贸易,在泉州、温州等地设置市舶司,在温州港建有专供商舶使用的码头,周达观极有可能是在温州跟来往的船员商贾学会了一些柬埔寨语。也有人认为,当年周达观是从事(或负责)市舶司海上贸易管理的工作人员,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国家海关的公务员。

00301150357_4329157b.jpg
周达观航行路线示意图

温州港口历史悠久。战国时期,东瓯是全国沿海交通线上九个重要港口之一,出现原始港口雏形。东晋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立永嘉郡,瓯江南岸建造郡城。港址移至城北沿江一带,永嘉郡城逐渐成为东南沿海海港名城。

唐代,温州已成为全国沿海贸易港口之一。五代十国,温州隶属吴越,沿海航运发达,“航海收入,岁贡百万”。南宋至元代,温州港进入繁荣时期,正式辟为国际贸易口岸,是全国沿海十个设置市舶务(司)的港口之一。

00301150358_6b38af6d.jpg

华盖山上遥望东门永川路浦边码头,可见舟楫纵横的场景。

随着海内外贸易的发展,温州港的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元代,城北沿江筑成“大石堤延袤数千尺”,并建造了“以俟官舸”和“以达商船”两类码头。周边有西山窑,城内漆器生产工坊林立,商贸货物充足。紧邻古港的朔门街一带,围绕海运形成特色市场,如指南针等物资均有制售。江心屿的导航灯塔、郭公山的造船场、海坛山的海神庙等设施齐全,形成一个完整的港口体系。周达观与使节团从温州出发,自有他们的理由。

温州造船水平世界先进

《真腊风土记》的总叙里头还提到“自温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月到真蒲,乃其境也”。大意为从温州港出海,使用罗盘往西南行,经历福建广东等地一些港口,又过了海南岛,经越南北部海域后到达占城。从占城顺风行船半个月到了真蒲,这才到吴哥境内。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伍显军说,《真腊风土记》的一大贡献就在于详细地记录了针位,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记有针位的书籍。宋元时期,温州的航海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已掌握海洋季风规律,可以通过北极星的高度观测判断地理纬度。指南针已用于海船导航,并把针位加以记录,逐渐形成航线的针路。“考古发掘出土的个别宋代罗盘的盘底有‘温州东门×××制造’的字样。这也是证明温州航海技术的证据。”

00301150359_ecc94465.jpg
温州产的指南针

古时温州的造船业非常发达。战国时期,温州的船数量已经十分多了。到了三国时期,温州成为了全国的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到了宋代,温州有全国最大的造船厂,官方的造船厂设在温州郭公山附近,这里每一年都为朝廷造600艘船,生产量非常大。温州打造的海船等船型,可从元代温州籍画家王振鹏《江山揽胜图》手卷局部窥以管豹。总之,无论是吨位还是性能,温州打造的海船, 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00301150360_132859e5.jpg
《江山胜览图》(局部)

温州的漆器出现在柬埔寨

《真腊风土记》记载,“其地想不出金银,以唐人金银为第一,五色轻缣帛次之;其次如真州之锡镴、温州之漆盘、泉处之青瓷器”。

大意为柬埔寨不产金银,所以中国人的金银器被当地人视为一等珍贵的东西。其次是五颜六色的丝织品。再次还有真州的锡镴、温州的漆盘、龙泉的青瓷。据温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真腊风土记校注》中的考证,此处所指的便是温州的漆盘和龙泉青瓷。这表明温州漆器当时可能出现在柬埔寨的市场,与中国的金银、丝织品、锡器、青瓷器等都是广受欢迎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00301150361_50f3dab6.jpg
龙泉青瓷

00301150362_416b7dda.jpg

00301150363_54f7e057.jpg

00301150364_07f3dc73.jpg
建盏

漆器是古代温州著名的手工业产品。宋元时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作坊、店铺遍布城区,产销两旺。文献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南宋都城临安的繁华街道都开设有温州漆器专卖店。

温州市区妙果寺千佛塔、仙岩慧光塔、梧田白象塔,以及百里坊、周宅祠巷、八字桥、 信河街老邮电局等建筑工地,出土了大量温州漆器,其中有宋代精美器物,证实了温州是宋代全国制漆中心,产品通过温州港远销国内外。

00301150365_62e999e4.jpg
朔门古港遗址瓷片堆积

00301150366_9f6490ff.jpg

00301150367_2b5ecb7f.jpg

00301150368_2fb09c38.jpg

00301150369_46a5471f.jpg

南宋绍兴元年(1131)或稍前,温州设置市舶务,管理海外交通贸易,成为温州对外贸易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后被撤销又恢复,元至元三十年(1293)后又撤销,并入庆元(今宁波)。市舶务的设立,起到了“招徕远人,阜通货贿”的作用,使温州成为“大商海船辐辏之地”。

在柬埔寨碰到了经商的温州老乡

《真腊风土记》有两处这样的记载。

“国人交易皆妇人能之,所以唐人到彼,必先纳一妇人者,兼亦利其能买卖故也。”大意为在当地会做生意的,一般都是妇女。所以中国人到了柬埔寨,总是先娶一个当地妇女,主要是因为她们会做生意。

“往年土人最朴,见唐人颇加敬畏,呼之为佛,见则伏地顶礼。近亦有脱骗欺负唐人者矣,由去人之多故也。”大意为原来当地人十分纯朴,见到中国人都很敬畏,称中国人是佛,见了就伏地顶礼膜拜。但也出现欺骗中国人的现象,主要是到当地做生意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在周达观那个时候,在柬埔寨做生意的温州人很多,而且他还在当地碰到了自己的老乡“薛氏”。在第三十六则“异事”中提及“余乡人薛氏居番三十五年矣”。根据时间推算,薛氏在南宋景定年间来真腊经商。得其导引,周达观才考察顺利。

也许周达观随使团的一大目的就是做生意。所写的《真腊风土记》其实就是一本方便中国人在当地做生意的“生意经”或攻略。

温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蔡贻象认为,周达观等温州人作为充满雄心又低调的文化剑客,具有极其珍贵的“走向世界的实证精神”,从“温州的温州”,走向“中国的温州”和“世界的温州”,成为“中国遭遇世界”的样本和典型,引领涌现无数“当代周达观”。

有意思的是,此书中,周达观还用到了不少温州方言。第十七则“耕种”中“但粪田及种蔬,皆不用秽,嫌其不洁也”,夏鼐指出,“秽为污物,此处特指人粪。”今温州方言仍呼粪为秽。第三十二则“舟楫”中“起屋”一词,系使用温州方言,温州人至今称建房为“起屋”。这些文字的表述,都证明周达观的温州话是正宗的。

该书问世后有十来个版本,最早的单行本出自温州。温州大儒孙诒让在《温州经籍志》中将《真腊风土记》的“总叙”刊出。乐清籍著名地理学家陈正祥考察过吴哥遗址,出版《真腊风土记研究》,研究了周达观笔下的真腊地理地貌,并论述了《真腊风土记》各版本的优劣。温籍著名考古学家夏鼐1981年在中华书局出版《真腊风土记校注》,是该书整理研究的集大成者。

来源:孤屿志

精彩评论1

机票签证 发表于 2023-11-27 10:4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7102作品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