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彻底“泰化”!泰国华人,为何成世界上被同化最彻底的华人?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东南亚新闻 发表于 2024-1-22 11: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qw1.jpg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如新加坡是全球除中国外唯一一个华人占主体的国家,马来西亚华人保持了鲜明的民族印记,依旧熟练使用中文并能够接受系统的中文教育。

实际上,据估计泰国才是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

如果以父母均为华人为标准,泰国华人规模超过900万,占泰国人口12%-14%。如果将全部带有华人血统的混血后裔算入其中,这一族群规模超过2600万,占泰国人口的40%。

qw2.jpg
▲东南亚华人分布

中泰两国交往密切,泰国是中国游客海外旅行的最重要目的地,但泰国华人群体并未像新马华人那样展示出浓浓的“华夏色彩”,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几乎感受不到这样一支千万人口规模的族群存在。

泰国华人身上的民族色彩消失不见,他们几乎不再使用中文,大部分改用泰姓。

但华人并非受到泰国打压而被动融入,如今带有华裔血统的商人、政客依然深刻影响着泰国,如他信兄妹、阿披实等多位泰国前总理,谢国民、许书恩等泰国顶级富豪,甚至今日泰国王室的祖先也有华人血统。

qw3.jpg
▲他信兄妹拥有华人血统

规模庞大却无明显民族印记,恰恰说明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乃至全球对华人同化最成功的国家。

千万规模的华人群体如何被泰国同化?他们为何没能像大马等国的华人那样保留民族印记呢?

qw4.jpg
▲泰国华人

一、北国来客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央,从地缘位置来看是妥妥的C位国家。虽然中泰两国陆路并不接壤,但整个中南半岛都处在中国、印度两大文明的共同影响下。所以自古以来中泰之间往来频繁。

qw5.jpg
▲东南亚

泰国主体民族泰族与老挝的老族、中国的傣族同根同源。

主流观点认为泰族先民居住在中国云贵地区,蒙元时期,泰老民族受元朝扩张影响,开始沿着澜沧江(湄公河)一路南迁。

qw6.jpg
▲湄公河

与此同时,佛教从印度传来,后分化为北传(东亚)、藏传(青藏、蒙古)、南传(东南亚)等几个主要流派。

南传佛教一度是整个东南亚最主要的宗教,泰族向定居湄南河-伊洛瓦底江下游的孟族学习技术和文化,接受了孟族信仰的南传佛教。

qw7.jpg
▲佛教东传

9世纪后,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脚步传入东南亚。南洋群岛地理细碎、政权众多,难以形成成体系的佛教思想。

不断渗透的伊斯兰教逐步取代了佛教的地位。以至于今日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克拉地峡向北的中南半岛依然是佛教的范围。

qw8.jpg
▲伊斯兰教东传

13世纪时建立了第一个泰族封建政权——素可泰王朝。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遣使素可泰,使其向中国称臣纳贡,泰族政权与中国的官方往来就此拉开。

素可泰对中国的手工业技术产生了兴趣,400余名中国瓷匠被邀请到素可泰,成为该国最早的华人群体。

16世纪,阿瑜陀耶王朝(泰族建立)取代素可泰。阿瑜陀耶向明朝纳贡,在中国的史籍中,当时的泰国被称为暹罗。有明一代暹罗共向中国遣使102次,中国的郑和船队也在暹罗驻脚。

qw9.jpg
▲郑和下南洋

暹罗全民信佛的环境与中国文化存在相似性,利于华人在当地生活。随着两国商贸往来的密切,暹罗首都出现了最早的华人聚居区。

除了暹罗,明朝与南洋群岛联系也较为频繁。华人进入南洋群岛进而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峇峇娘惹族群,相较于中南半岛上的佛教国家,南洋群岛的众多伊斯兰政权在宗教信仰上与华人差异巨大,自然难以同化华人。

qw10.jpg
▲东南亚古代地缘局势

从素可泰到阿瑜陀耶,泰族政权不断壮大,势力范围早已超出湄南河流域,开始频繁向东入侵日益衰弱的澜沧(今老挝)、柬埔寨等国,夺取了大片领土。

暹罗向南深入克拉地峡,向西则与体量相近的缅甸争斗不断。暹罗需要华人帮助其提升国力。反过来,国势强盛外加良好的社会接纳度、文化相似度,都让暹罗在同化华人的道路上走在东南亚国家前列。

17世纪中叶,中国明清易代。暹罗迎来两轮华人移民潮。先是大量闽粤等省不愿被满族统治的汉人乘船来到东南亚,除了进入越南(明乡人)、缅甸等地,大批华人来到富饶的湄南河流域定居。

qw11.jpg
▲华人来到东南亚

1722年,康熙帝听闻暹罗大米产量颇丰且价格便宜,就准予贩运暹罗大米到广州、宁波等地销售,1729年,清廷允许华商参与其中,一些华商索性定居暹罗。

由于华人妇女难以出海,暹罗华人选择与泰族女性通婚,融入泰国社会的同时仍保留了自身民族特性。如日后成为泰国国王的华人郑信,其父郑墉本是广东潮州人,雍正年间移居暹罗。郑墉经商致富并成为当地税务官,后迎娶泰族女子生下郑信。

相比泰族人,远道而来的华人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成熟的文化。不断做大的华商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垄断暹罗的许多农贸行业,并凭借“钞能力”渗透进暹罗宫廷,一些华人还获得了贵族封号。

qw12.jpg
▲泰国爵位(部分)

暹罗当时实行“萨克迪纳”制度,即占全国人口15%的贵族、僧侣按层级获得不同数量的土地,占人口85%的奴隶则依附于封建领主。

华人不受该制度影响,自由活跃在暹罗商界。至17世纪末,暹罗人口约300万。当地华人占该国人口不足5%,控制了暹罗几乎全部的对外大宗贸易,发挥着远超族群规模的社会影响力。

暹罗以东是衰落的老挝和柬埔寨,他们成为暹罗地缘扩张的目标。但暹罗以西是国力不断增强的缅甸。缅暹两国体量相当,从16世纪起,两国为争夺土地的人口展开了长达百年的地缘竞争,都想置对方于死地。

qw13.jpg
▲泰缅博弈

1767年,缅甸入侵暹罗,暹军不敌致使全境沦陷,延续400余年,创造了灿烂文化的阿瑜陀耶王朝就此灭亡,这是泰族政权建立以来唯一一次被异族灭国。

qw14.jpg
▲缅甸占领暹罗

危亡之际,当地华人官员郑信揭竿而起,带领民众抵抗缅军。郑信本人曾侍奉阿瑜陀耶末代国王,被授予披耶达爵位,在华人和泰族中有一定号召力。
当时缅甸不仅入侵了暹罗,还向北与中国争控滇西土司,由此引发了清缅战争。郑信利用缅甸两线作战之机,不断进攻缅军据点,最终在1769年将缅军驱逐出境。

qw15.jpg
▲郑信

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成为首个在海外当国王的中国人。郑信挽救了泰国,被看做泰国的民族英雄,作为泰国“五大帝”之一被历史铭记。

郑信封赏了大批华人将领,华人国王的出现吸引了大批华人移民泰国,其中包括来自柬埔寨、越南等地的“二次移民”。至1780年,泰国华人约23万,占当地人口4.8%。

qw16.jpg
▲泰国复国

清朝起初不愿承认海外华人的国王地位,郑信不断遣使清廷,直到1781年取得清廷册封。

1782年,郑信因对属下刑法严苛招致不满,最终被部下通銮杀害。通銮冒称是郑信的儿子郑华,借此获得清朝的册封,泰国曼谷王朝建立,其统治延续至今。

通銮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其后代国王都拥有郑氏汉名,借此自称郑信后代。曼谷王朝延续了前代鼓励华人移民的政策,特准华人与泰族女子通婚(西方、印度等地商人则不被允许)、华人无须承担劳役且三年一缴人头税。泰国想借此增强国家经济活力,获得开发所需的劳动力。

qw17.jpg
▲通銮

总的来看,古代泰族政权因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对华人移民持高度包容态度。相似的文化和中国朝代更迭促成多次移民潮,而掌握经济命脉的华人受到泰国上层的接纳,进入官僚甚至贵族行列,成为泰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郑信为代表的华人进入泰国政治的操盘者,即便郑信的统治仅维持十余年,却进一步推动华人进入泰国政治核心圈层,提高了华人在泰国的政治地位。

二、近代之声

1840年后,中国不断遭到列强入侵,大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东南各省民众选择到东南亚讨生活(下南洋)。

qw18.jpg
▲下南洋

19世纪,东南亚地区也遭受到列强的入侵,缅甸、马来亚被英国占领;法国入侵印度支那、荷兰控制南洋群岛等,泰国暂时维持住了独立。

1868年,朱拉隆功成为曼谷王朝第五代国王,即拉玛五世。朱拉隆功为了让泰国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命运,掀起了暹罗近代化改革。

英法两国分别从中南半岛东西侧发起殖民,朱拉隆功将老挝、柬埔寨西部的控制权交给法国,南方四个马来人为主的属国割让给英国,满足了列强的胃口。

qw19.jpg
▲列强入侵东南亚

经过改革,泰国保住了君主政体并初步实现近代化,朱拉隆功利用英法的殖民矛盾,在英法之间扮演着缓冲国角色,成为当时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泰国位于中国商船的近海航线上,外加政治稳定、土地富饶,当地对华人也颇为包容,很快就成为华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到1900年,泰国华人规模约80-100万,当时泰国总人口约1000万。

qw20.jpg
▲泰国华人

华人在碾米、木材、零售、工矿等行业不断做大,泰国的宫廷中依然使用大量华人或华泰混血官员。朱拉隆功国王就表示“我不把华人看作外国人,而是把他们看作王国的一部分……我愿意与华人一同分享暹罗的繁荣与进步”。

随着近代国家观念进入泰国,在吸纳包容华人移民的同时,泰国的华人政策发生调整,即从简单的吸纳变成谋求将华人彻底同化进泰国社会。

朱拉隆功实行的是温和同化政策,即授予华人富商贵族、侨领封号,华人进入泰国官僚系统成为与泰国王室的共同利益者,提高华人对泰国身份的认同度。

qw21.jpg
▲朱拉隆功

如泰国巨富刘继宝的三个儿子均加入泰国籍,女儿娘玉成为朱拉隆功的妃子,刘继宝借此成为著名侨领,获得泰国鸦片贸易专营权。再如马棠政、许泗章等华人巨贾也都高度融入泰国。

相对于周边地区,泰国有着同化华人的先天优势。作为东南亚唯一的独立国家,泰国王室掌握着国家权力,能够制定并贯彻善待华人的政策,借此感化华人。

泰国之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大量华人移民,如英国控制的马来亚、新加坡等地。相较于泰国,生活在马来亚、南洋群岛的华人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qw22.jpg
▲泰国的独立保证其能自行制定华人政策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沦为殖民地,无法独立制定同化华人的政策,另一方面许多地区在文化上与华人传统差异甚大,阻滞了华人的融入。

以英属马来亚为例,20世纪初华人已占当地人口的40%。华人大量进入零售、工矿等行业,成为协助英国人发展殖民地经济的重要力量。

再如新加坡,英国引入大量华人促进当地发展,原有的马来人反倒成了少数族群。英国人为了维系统治,采取民族分化政策,即人为制造马来族与华人的矛盾。

qw23.jpg
▲马来人聚居地政治分裂

马来人将华人看作殖民者的帮凶以及造成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一些富有的华商则将马来人看作文化落后的民族。在互相敌视的情况下,华人很难有动力融入马来人社会。

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与中国的传统宗教信仰相去甚远,进一步拉大了文化隔阂。马来亚的华人保持密切的族群内部联系,维持着与国内相似的生活,传承中国语言及文化,与马来人保持着鲜明的族群区别。

qw24.jpg
▲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

反观泰国,18世纪末开启的近代化改革推动了华人融入泰国社会,泰国的政治独立性、社会包容性、文化相似性是泰国同化华人的重要因素。华人认同泰国人身份,中华文化的传承逐步弱化。

1910年朱拉隆功大帝于去世,新即位的泰王在地缘局势动荡、泰国国内情势变化的情况下,拉开了强制同化华人的大幕。

三、风雨之路

1910年,拉玛六世成为暹罗新国王,此时泰国人口约1200万,而华人移民及后代约100-120万人。拉玛六世面临的国内华人情况与其父朱拉隆功时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qw25.jpg
▲拉玛六世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大量华人妇女得以出海到达东南亚各地。本来泰国华人男性大多迎娶泰族女性,他们的后代即便保留一些汉姓和一些华人习俗,但他们对名义上的中国故乡缺乏归属感,不可避免的在语言、习俗上被同化到泰国社会中。

qw26.jpg
▲泰国贵族女性

华人妇女的到来让华人选择内部通婚,这加大了他们后代对华人身份的认同,迟滞了同化到泰国社会的进程。与此同时,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中国革命党正积极谋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革命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不断宣扬民族主义。革命党与东南亚华商联系紧密,泰国担心民族主义理论会让华人群体凝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到那时掌握经济优势地位的华人必将成为泰国的不稳定因素。

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政权,泰王十分担心辛亥革命影响外溢,对泰国华人造成影响进而危及泰国君主制。出于保证泰族族群利益以及维护君主制度的考量,泰国开始对华人实行强行同化政策。

qw27.jpg
▲泰国不希望国内华人成立同盟会这类组织

拉玛六世对华人上层阶层依然采取赐爵封衔的做法吸引他们归顺王室。但对于大多数华人平民,他就没这么客气了。

1913年,泰王化名出版了一部名为《东方犹太人》的小册子,指责华人不择手段攫取金钱,夺走了本属于泰族的岗位和财富,而且华人作为外来人并不忠于国王。这本书在泰国流传甚广,大量泰国民众不再欢迎华人移民。

同年泰国颁布了第一部《国籍法》,依据出生地主义原则,规定凡是在泰国出生者皆为泰人,拥有泰国国籍。对于父母一方为泰族的,也认定其为泰人,这显然是给大量华人混血后代量身定做的。

qw28.jpg
▲20世纪初的曼谷

1918年至1927年,泰国先后颁布《民立学校条例》《强迫教育条例》和《移民法》,全面监管华校,并规定7-14岁的华人孩童必须接受泰文教育。同时限制华人移民数量,强迫泰国华人改用泰姓。

20世纪初泰国华人政策的调整,一举改变了泰国延续数百年的接纳华人政策。在泰族民族主义推动下,华人的语言、习俗成为被攻讦的对象。

需要说明,泰国的华人政策虽大幅调整,但对当地华人社会并未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此前泰国实行的文化包容、政治拉拢的温和同化政策大有成效,绝大多数的泰国华人虽保有汉姓,但已深度融入泰国社会。

qw29.jpg
▲华人适应泰国的佛教信仰,却无法融入南洋群岛的穆斯林世界

当时中国实行血缘原则,即拥有华人血统就拥有中国国籍。同时期的东南亚列强殖民地,为了制造民族分化并利用华人搞活经济,如马来亚等地的华人得以保留中国国籍。这让这些地区的华人不必像泰国华人那样在母国和所在国之间选定一个国籍。

1932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和泰国国内阶层矛盾影响。军方推翻了泰国专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有华人血统的文官披耶·玛奴巴功在军方支持下成为首任泰国总理。

qw30.jpg
▲1932年政变,国号从暹罗改为泰国

1938年,军方将领銮披·颂堪汶政变上台。銮披汶的祖父是来自广东的华人移民,但颂堪本人已完全泰化。

颂堪是极端泰民族主义者,认为泰、傣、老等同源民族都应纳入同一政权统治,泰国境内的华人及其他少数族裔都该被同化。

此时半数以上的泰国华人已主动入籍泰国,同时期的马来亚作为英国殖民地,没有独立国家的国籍体系,当地华人大都认同中国身份。

qw31.jpg
▲颂堪

颂堪制定了一列法令,限制华人的从业范围,试图削弱华人的经济地位,同时限制来泰华人数量和第一代华人入籍数量。当时亚欧两地的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颂堪为实现领土扩张,积极与日本合作。

颂堪的政治投机最终失败,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颂堪也在1944年黯然下台。

qw32.jpg
▲太平洋战争

二战后颂堪因立场极度亲美,在美国的支持下获释,1948年颂堪再度出任总理。此时美苏两国已悄然拉开冷战大幕,而蒋介石政府也在国共内战中败逃台湾。

颂堪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抱有敌意,这致使其对华人的政策进一步严苛,在冷战背景下泰国华人的处境进一步恶化。

qw33.jpg
▲冷战开启,泰国投入美国阵营

四、扎根异域

冷战开启的同时,老牌帝国在东南亚的殖民体系濒于瓦解。诸如越南、马来亚、印尼等地的华人也积极投身所在国的独立运动中,希望所在国独立后能获得更高的发展前景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泰国本就是东南亚唯一未受殖民的国家,因而不存在所谓的独立战争。泰国华人在强制同化政策下加速融入泰国社会,外加泰国收紧新的华人移民入境数额,在缺少新鲜血液注入的情况下,泰国华人的民族特性越来越模糊。

qw34.jpg
▲50年代的曼谷唐人街

1957年,颂堪再度下台,但泰国军方依然掌握着泰国政权。同年,马来亚独立,紧接着又在1963年与另外三块英属殖民地新加坡、砂拉越、沙巴组成马来西亚。

建国之初的马来西亚拥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族群。马来西亚成立后族群矛盾迅速爆发。马来人占当时大马人口的50%,是马国政坛的主导力量。

qw35.jpg
▲马国民族构成

马来语被定为国语,马来族信仰的伊斯兰教成为国教,国家元首由马来王公担任,即所谓的“马来人至上原则”。

马来人认为作为土著民族,自身享受特权无可厚非,但这样的安排显然不符合当地华人利益,马华印民族冲突日渐加剧。

为了稀释华人比例,马来西亚在1969年将华人占主体的新加坡剔除联邦。体量极小,毫无自然资源的新加坡就这样被动走上了独立之路,并在日后凭借得当的经济政策发展成东南亚最发达的城市国家。

qw36.jpg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评价马来人

新加坡的退出让华人在马国的人口占比下降到35%以内,掌握政府的马来人变本加厉推行“马来至上”,于1971年将该原则写入马国宪法。

为压制华人在经济领域的主导权,华人在马国主要行业的从业规模。马国规定国立学校必须使用马来语教学,马来人在就读、升学过程中都有特殊补贴和额外的录取名额,大马华人俨然成为二等公民。

qw37.jpg
▲马来人至上

马国的政策加大了华人与马来族的隔阂,华人为了免遭欺压,成立马华公会等政党积极争取权利,同时坚持以私立学校延续华文教育。主流的中华文化与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并不一致,这进一步增强了大马华人的内部凝聚力,也让大马华人比周边国家华人更重视自身的“华夏印记”。

马国华人的遭遇绝非东南亚个例,印尼更是在60年代掀起大规模排华浪潮,逼迫华人印尼化,华人产业遭到掠夺,还发生了大规模残害华人的恶性事件,华人甚至被剥夺了公民权。

qw38.jpg
▲印尼华人遇袭

反观60-70年代的泰国,当政的军政府依然推行同化华人的政策,却改用更为温和的方式。特别是新中国实行新国籍法后(出生地原则),海外华人无法保留双重国籍。

泰国认为国内二代、三代华人不会再有“二心”,泰国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接收新的华人移民,但对境内的华人后裔再度放宽了入籍限制,大量土生华人入籍泰国。

qw39.jpg
▲70年代的曼谷唐人街

泰国的华人政策是希望华人加入泰国国籍并逐步泰化,即使用泰语泰姓,认同泰国人身份。在此基础上,泰国将给予泰化华人平等的公民待遇。

反观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华人政策,为保证主体民族利益而压榨华人族群,不惜将华人排挤成二等民族。这引起了华人的反抗,进而增强华人的民族归属感,团结起来对抗压迫,这与泰国的华人政策存在本质差别。

qw40.jpg
▲政策存在本质区别

1973年,泰国军政府在抗议浪潮中倒台,泰国新政府为继续推动发展,希望加大利用华人资本。但泰国没有像马来西亚那样从华人手中剥夺经济利益,而是通过恢复华人政治地位,进而将其同化为泰人经济。

1975年中泰建交,泰国再次放宽华人入籍条件,取消了过去华人必须在泰国连续住满5年以上的限制, 从而使第一代华人和更多的华人新移民拥有泰国公民身份。

qw41.jpg
▲泰国首富谢国民到访中国

1989年泰国政府取消1949年到中国学习和工作的泰国华侨返泰的禁令。泰国选举法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在1989年确立了华人与泰人完全同等的政治地位。

华人在泰国政坛的存在感迅速提升,华人及混血后裔在国会、内阁中的占比常年维持在60%以上,1932年至2023年,泰国的30任总理中,有22人有华裔血统,但这些人已高度泰化。

qw42.jpg
▲使用泰名的华裔泰国总理(部分)

进入21世纪,华人依然在泰国政经各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华裔在泰国内阁和国会中占比过半,泰国经济85%的份额、80%上市公司资产被华人控制。泰国前70大企业中只有3家没有华裔背景。

但在泰国社会中已难以分辨究竟哪个才是华人,特别是50岁以下的华人生长于泰国,文化习俗上也颇为接近泰族。2020年的数据显示,仅有23万泰国华人依然使用中文,占泰国华人总数的3%。控制泰国经济的华商也更认同自己的泰国身份。

qw43.jpg
▲华人几乎垄断泰国富豪榜

华人移民泰国是一部横跨百年的壮阔史诗,统治阶层的信任与拉拢、泰国社会的接纳与包容、相近的文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共同推动着华人融入泰国主流社会。

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却没有泰国那般“互利共荣”的同化政策,而是强制剥夺华人利益以满足主体民族发展需求。印尼甚至多次发生对华人的迫害屠杀,大量华人逃离印尼。

qw44.jpg
▲印尼华人惨遭迫害

在激烈的民族矛盾下,华人更加珍视自己的民族身份,也无意融入文化差异巨大的主体民族中,时至今日仍保留鲜明的民族特色。

qw45.jpg
▲中泰一家亲

相较于马来西亚等国将华人看做“外来人”,只有泰国将华人看做“自己人”,华人真正得到了所在国的尊重与包容,泰国王室亲自为华人街书写匾额,“中泰一家亲”作为泰国重要的民族政策得到落实。

qw46.jpg
▲泰王巡视曼谷唐人街,王后身着中式旗袍

希望在此实现梦想的华人主动融入泰族,以至于如今已无法从泰国社会中明确分辨出华人。

泰国华人保留了部分华人文化,但更多的是认同泰国文化。这个规模近千万的族群为泰国的发展做出了辉煌贡献,如今的他们扎根异域,生生不息。

qw47.jpg
▲繁华的曼谷唐人街

来源:新京报

精彩评论12

susn 发表于 2024-1-22 12:3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四川话统一全球语言指日可待。来自: Android客户端
Joseph萝卜 发表于 2024-1-22 15:24: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我会持续关注你的作品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暹粒吴哥 发表于 2024-1-22 13:2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了信仰,容易被同化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机票签证 发表于 2024-1-22 12:0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梦醒忆悲凉 发表于 2024-1-22 12:2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模仿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凝望 发表于 2024-1-22 13:46: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来自: iPhone客户端
秦汉牧马河 发表于 2024-1-22 13:54: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完,太太太太长了来自: iPhone客户端
云愿 发表于 2024-1-22 14:58: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来自: iPhone客户端
斯坦阳 发表于 2024-1-22 15:3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群体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