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金边1月3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驻 柬埔寨记者 王岩)1月24日至28日,来自内地(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7名在校大学生赴 柬埔寨,实地调研香港共享基金会在柬埔寨波罗勉省开展的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感受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援助领域的“中国力量”。
“过去5天来,我们在共享基金会和广西医疗队在柬埔寨波罗勉省建立的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点参与术前术后工作,观摩手术过程,下乡回访患者,并聆听医疗队及基金会志愿者现场授课,行程丰富充实,收获良多。”香港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生谢合一说道。谢合一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他曾随同公益组织赴非洲参访调研国际医疗援助项目。为进一步丰富临床知识,探寻未来研究领域及职业方向,他在学校推荐下争取到了此次赴柬埔寨实践机会。
共享基金会在柬埔寨实施的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由广西医疗队负责承担手术治疗任务。从前期检查诊断、手术治疗,到康复指导,谢合一和同学们近距离观摩医护人员在系列流程中专业扎实的临床操作,见证当地患者重见光明的感人瞬间,也真切体会到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为了方便交流,谢合一赴柬前特意购买了柬语手册。访柬期间,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简单语句,并在沟通中增进与当地患者及家属的情谊。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谈彦宾表示,他们随同医疗队和基金会志愿者在开展回访活动时,受到患者家庭的热烈欢迎。“我能感受到当地民众对项目的信任和感激。免费白内障手术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本身,更显著改善了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谈彦宾说,通过这次实习,他充分了解到眼科手术操作时间短、流动性强等专业特性,眼科手术车也因此能够深入条件艰苦地区帮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这大大增强了他选择眼科作为未来职业方向的意愿。
香港共享基金会大学生实践团7名成员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跨学科视野,他们在实践中互帮互助,共同成长。谈彦宾记得在一次术前准备实践中,曾就读于护理专业的谢合一自告奋勇作示范,分享了不少护理知识。
除医疗实践外,实践团成员还自发组织团建活动,分享见解、交流观点、探讨人生,在增进了解的同时,也建立了深厚友谊。“在柬埔寨的经历和见闻,不仅让我学到知识,更坚定我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的理想。”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田典哲说。
实践团带队老师张敏是香港共享基金会顾问,她的女儿董泳希目前在香港大学修读医学,这次也报名参与项目调研和实践活动。张敏说:“改变世界很难,但每代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一点努力。”董泳希说,母亲常常鼓励她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生活环境,从中开阔视野。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共享基金会海外实践活动。“这次活动让我看到发展中国家医疗服务配套的现实,激励我继续投身义工服务,希望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