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时宜
编辑:Miles
多年前,只有两周大的柬埔寨弃婴在校外哇哇哭闹。他被父母遗弃了。
但他幸运地成为了Little Heart的一员。2024年7月的一天下午,他矫健地走在校园里,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拜访者,又害羞得跑开。他跑进教学楼里,跑进了大孩子中去。
烈日当头的午后,院子里、教学楼上都零散地站着小朋友,他们自然地分成小组,在卫生间、走廊、餐厅等边边角角打扫着卫生。甚至偌大的草坪上只有2位女生,一人徒手摘除丛生的杂草,一人负责浇水灌溉。他们“工作”起来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各自心领神会。

在没有一位成年人“伸以援手”的情况下,他们把整个校园收拾相当整齐、清爽。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里不仅是校园,更是自己的大家园,在他们的意识里,自己不是孤儿,而是被很多兄弟姐妹包围着的孩子。
在别人眼里,这些孩子可能是野花野草,但在Little Heart的院长Tony眼里,他们都是自己精心栽培养育的花朵。从金边钻石岛过个轮渡,驱车10分钟就到了这个阿雷沙市的大家庭。
这里面积不大,却样样俱全。一间办公室、一间医疗室、一间图书馆、两间教室、一间娱乐室、一间厨房,开放式饭堂,一片室外球场以及孩子们的宿舍,一览无余。
但一进门,右侧的艺术长廊就格外地吸引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棉风格的艺术墙,以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石子排列而成。再往前有油彩画,有手工艺品,模型、甚至还将掉落的瓦片当作画板。
负责人Llew介绍,这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由孩子们在疫情期间花费6个月独立完成。他们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仅通过互联网的了解,及对高棉传统文化片片面的理解去制作作品。
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远不止于此,进门左手边是孩子们挖的小池塘,同时还兼具水利系统,养有乌龟、鱼儿,池塘一圈种满了绿植。踩踏的心形的石板路色彩丰富,图案精美多样,是整个院子的点睛之笔。
足球场上的草坪十分平整,再向前是饭堂及孩子们亲手培育的菜园,有辣椒、土豆等种类,生长旺盛。
而孩子们教室里也有“大工程”:一幅用塑料瓶盖排列的世界地图,格外夺目。而平时用的书桌座椅,是拾取的废弃木板自制的,成品不输专卖店,且每一张都被孩子们赋予了多彩的卡通手绘。对于不少成年人来说,动手远比想象操作起来要难得多。而这群“毛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远超同龄人。
对外界来谈,Little Heart是一所孤儿院。但了解他的人,会认为他是一所全方位发展的“寄宿校园”

从院长Tony制定的日程表来看,孩子们工作日需清晨4点起床,赶去金边市区上学。下午回到Little Heart上2小时的英语公开课,2名任课老师是菲律宾籍,她们与孩子们同时同住,照顾着孩子们的起居,解决生活问题。
甚至二楼宿舍都做了人性化的划分,男女分在两侧,低龄与中龄的也分开居住。不论男女,宿舍都相当的亮堂整洁,无异味。每每午休后,第一件事就是从上到下的打扫。
每到周末,Tony院长为大小孩童安排了兴趣活动,如仙女舞学习、看电影、踢足球、绘画等。
有人曾表示,这种管理制度在柬埔寨极其少见,堪比“军事化”管理。
但孩子们在Tony院长和Llew负责人的管理下,每一个都得到了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是在21世纪,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下,以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能够独立、富有动手能力、富有生存能力、富有活跃思维。
如今的Little Heart有大小27名孩子,年龄从5岁~15岁不等,且英文流利。院长Tony15年间一直维系着孩子们的生活日常支出,孩子最多的时候,算上职工一个月需2万美金。疫情后虽有拮据,但不曾断过。
据了解,Tony出生于比利时的一个中产阶级,从小在爱里长大。一次偶然的机会来东南亚旅游,在柬埔寨看到了无数正经历悲惨遭遇的儿童,他们或是原生家庭的不幸、或是被无情抛弃······

多次到访柬埔寨的Tony心生怜悯,在阿雷沙市买地建造了Little Heart,他在这里是严厉大家长的角色。其初衷就是想给在柬埔寨被遗弃的小孩们一个安全的家,快乐的童年、充满希望的未来。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而懂得爱人的人,也一定会被爱。一名曾在Little Heart长大,顺利毕业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如今已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她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常常回到曾经的“家园”帮忙做账。此外,还有一名毕业结婚的学生,也特地回到Little Heart办了一场流水宴。
如今,Tony的Little Heart面临倒闭,虽然有好心人士在进行支助,但也难以维持。一些热心人士购买了Little Heart学生的画作进行慈善拍卖,希望让这座学校继续开下去。
下午三点,期待相见齐心做善事!
日期:8月10号星期六
时间:下午3点至6点
地点:Norea Cove Residence Sales Gallery (钻石岛)
Little Heart学生作品集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