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写的,我觉得很对。
回来国内,我们经常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在与他们的交流往来里,我得出了一个颇为深刻的感悟:千万别跟那些从未踏出过国门的人谈论柬埔寨。
无论在国内他们有着怎样辉煌的成就,占据多高的职位,享有何种尊崇的社会地位,只要未曾出过国,他们对柬埔寨这样的国家就极易抱有偏见,而且这种偏见根深蒂固,任你如何解释都难以消除。
未曾出国之人,其视野往往局限于国内的一方天地。
他们习惯用国内的标准、观念和认知模式去评判一切,对于柬埔寨这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社会风貌和发展轨迹的国家,根本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的理解。在他们的眼中,东南亚地区都被简单粗暴地贴上了诸如“电信诈骗”“血奴”“绑架勒索”等标签,柬埔寨自然也难以幸免。当你试图与他们分享柬埔寨的多元与魅力,或是探讨在那里所经历的机遇与挑战时,往往会遭遇重重阻碍。
首先,与他们谈论柬埔寨可能会拉低你的身份。
这并非是一种无端的傲慢,而是因为在交流中你会发现彼此思维层面的巨大落差。你所见识过的世界、所感悟到的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在他们那里可能只是无法理解的天方夜谭。你的见识与阅历在他们局限的认知面前仿佛成了无用之物,这种不对等的交流往往会让你陷入一种无奈与尴尬的境地,仿佛自己的层次也被拉低了。
其次,给他们带去的信息只会带来困扰。
他们对柬埔寨的固有偏见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你所传达的真实信息在他们看来可能是离经叛道或者是虚假的吹嘘。你讲述柬埔寨的古老寺庙中蕴含的神秘宗教文化,他们可能觉得是封建迷信;你提及柬埔寨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探索与发展,他们或许会嗤之以鼻,认为那是落后国家的不自量力。而一旦涉及到柬埔寨社会环境等话题,他们更是会将那些片面的负面标签拿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你的分享不但无法引起共鸣,反而会在他们心中搅起更多的疑惑与混乱,而你也会在这徒劳的解释中疲惫不堪。
最后,你根本没办法将事情讲清楚,更别指望他们会相信你。
由于缺乏对不同国家的亲身体验,他们无法想象柬埔寨那独特的热带风光、热情好客的民众、正在逐步崛起的经济活力。你口中的柬埔寨在他们耳中只是一个抽象而遥远的概念,无论你用多么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数据去描绘,都如同对牛弹琴。他们的思维被国内的经验所束缚,难以接受一个与他们认知相差甚远的柬埔寨形象。
所以,面对这样的人群,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沉默。
不必强行去打破他们的认知局限,也无需为了让他们理解而费尽口舌。把那些关于柬埔寨的精彩故事、深刻感悟,留给有过相似经历、能够产生共鸣的朋友。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我们应明智地选择交流的对象,让思想在同频共振中绽放光彩,而不是在与偏见的碰撞中消耗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