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边法新电)野生暹罗鳄一度濒临灭绝,柬埔寨保育人士多年来的努力终于让这种淡水鳄在野外繁殖。如今柬埔寨有400多条野生暹罗鳄,占全球总量的四成左右。
暹罗鳄(Siamese crocodile)的体长可达四米,显著特征是眼睛后面有突起的骨质嵴。这种鳄鱼一度在东南亚相当普遍,但因大量猎杀和栖息地流失,数量迅速减少,到1990年代几乎绝迹,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2000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组织领导的一个小组在柬埔寨西南部的豆蔻山脉发现了少量暹罗鳄,随即启动了暹罗鳄保育计划。
柬埔寨的保育计划取得成果的关键在于帮助暹罗鳄繁殖。在野外,分散的种群可能很难找到配偶,而且鳄卵和幼鳄容易被其他动物捕食。
达茅山野生动物救援中心的圈养繁殖员罗斯说,每50条在野外出生的暹罗鳄,可能只有三条能够存活下来。“在这样的设施里进行繁殖,我们可以确保百分之百的幼鳄存活率……并将健康的小鳄鱼送去野放,给它们最好的起步。”
多年来,达茅山野生动物救援中心在豆蔻山野放暹罗鳄。2024年,保育工作者在当地记录到多达60条野外孵化的幼鳄,写下这种濒临灭绝物种100多年来的野外孵化数量纪录。

暹罗鳄数量增长不仅给这一物种带来了希望,也为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了希望。鳄鱼是调节生态系统的顶级掠食动物,有证据显示,有鳄鱼栖息的河流,鱼类多样性更高。
达茅山野生动物救援中心开始为暹罗鳄寻找新的栖息地,不久前开始在东北部的维罗杰国家公园野放10条暹罗鳄。
暹罗鳄的保育成果也有赖于地方社区。豆蔻山脉的居民协助保护鳄鱼和记录新孵化的幼鳄。
对维罗杰国家公园的居民兼护林员朱拉尔来说,这些爬行动物带来了希望。“这些鳄鱼很久以前就消失了……我们很高兴,我们会一起保护它们。”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