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98 375 667 www_58cam info@58cam.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开启左侧

“江湖最后的大嫂”逃婚到越南,带枪劫狱救大哥?自媒体不能造谣没底线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东南亚那些事 发表于 1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来自柬埔寨

“江湖最后的大嫂”逃婚到越南,带枪劫狱救大哥?如此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是不是天然的流量密码?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当这一切以谣言的形式被安放到一个无辜者身上,故事就一点儿都不好玩。自媒体为玩梗引流无所不用其极,给当事人带来的更只有无尽的烦恼和伤害。

据红星新闻报道,11月18日,柬埔寨柴桢省初级法院发生一起劫囚事件。一名黑衣女子在执法人员将囚犯从押解车上带下时,将枪递给其中一名囚犯,该囚犯向警察射击,随后6名囚犯及黑衣女子一起逃跑。

这些画面在网上传开后,一些自媒体称,递枪的女子是来自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大湾镇的冯某,为逃婚来到越南,随后认识了“大哥”……11月19日,来自大湾镇的冯某手持身份证,在其经营的门店前露脸辟谣称,网传内容不实。

11月21日,兴宾区委宣传部也证实,大湾镇只有一个冯某,她在柬埔寨合法经营饮食店。另据报道,负责递枪的女子已被柬埔寨警方抓获。

自此,真相大白。这起事件并没有所谓的“江湖传奇”,只有触犯法律的罪犯和被谣言牵连的普通人。

全然不顾当事人的真实生活状态,也无视信息的真伪边界,仅凭一个画面就凭空捏造身份、编撰剧情,将一个无关女性推向舆论漩涡。在这些造谣传谣的自媒体眼里,似乎“梗”够吸睛、流量够可观就万事大吉。

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无端的造谣会给冯某带来怎样的困扰——或许是邻里的猜忌、顾客的误解,或许是日夜被不实信息缠绕的精神压力。这种伤害远非“一句玩笑”就能弥补。

人们可能要追问,这谣言是怎么被安放在冯某身上的?一个在柬埔寨生活的普通中国人,仅仅因为与劫囚者有几分相似,就莫名蒙受如此不白之冤?

有理由怀疑,首先炮制谣言的人可能知悉冯某的个人生活情况,然后添油加醋,将其信息与谣言绑定,利用信息差制造“真实感”,用“小人物的传奇故事”勾起公众好奇心。

值得注意的是,冯某发布澄清声明后,一些网友称其是为了蹭流量,她回应“不稀罕”之后,便删除了前述的声明视频。谣言受害者站出来澄清事实,是维护自身名誉权的应有之举,何来“蹭流量”之说?

而对更多参与传谣的自媒体而言,哪怕他们没有核实信息真伪的能力,但将违法犯罪包装成“江湖义气”“爱情传奇”,也模糊了法律边界,误导了公众价值观。

放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劫囚都是严重践踏司法公正、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任何美化都是对司法秩序的挑衅。这些自媒体为了流量,不惜将犯罪行为浪漫化,既漠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挑战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从“某地出现奇人异事”到“普通人的狗血剧情”,当缺乏话语权的普通人遭遇谣言时,没有公关团队,没有发声渠道,只能靠个人力量澄清,却常常陷入“越澄清越被质疑”的困境。

就此看,谣言的消散,不能只依赖受害者的自证清白和官方的事后辟谣。对于造谣传谣的自媒体,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

我国民法典规定,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需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造谣,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诽谤罪。辟谣之后,对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追究也要跟上。

同时,公众也需保持理性判断力。面对猎奇、夸张的“爆款故事”,多一分清醒与质疑。毕竟,每一次无意识的转发,都可能成为谣言伤害他人的帮凶。更要警惕,别被把劫囚女子美化成“江湖最后大嫂”这样扭曲的价值观带偏。

流量从来不是作恶的借口,“江湖大嫂”的谣言终被戳破,但流量狂欢背后暴露出的法律意识缺失和价值观扭曲,值得每个人深思。

来源:新京报

精彩评论2

冷净观察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为了流量,毫无底线。
要让造谣者付出代价,才能有所收敛。来自: iPhone客户端
我是导演186715 发表于 4 分钟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柬埔寨
把造谣者抓起来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找资讯,找工作,找房子,就上柬单网!注册账号 本站账号登陆 QQ账号登陆 微信账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