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常有“中国人在外国是二等公民”或部分国家对华人有“种族歧视”等类似的言论。有些言论针对旅外华人的行为,暗示中国人的素质有待其高;有些言论则表达着作为中国人对“歧视”事件的愤慨;再有些理性的分析现状,想要表达自己对国家尊严和声誉的担忧;当然也有抒发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只是,无论处于哪一种言论的抒发,作为旅外的华人,包括生活在柬埔寨的我们,都不希望这样的言论危及到中国人本身的价值和祖国的尊严。 何谓二等公民 事实上,二等公民不是一个正式的术语。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社会体系内,对一部分人的歧视或对外来人口的政治限制。二等公民在如今,虽然不一定是奴隶或罪犯,但他们只享有有限的合法权利、公民权利和经济机会,并经常受到虐待或忽视。 法律上,不向二等公民提供保护,甚至在制订法律时,可能根本就不考虑他们的利益。划分出二等公民的行为,普遍被视为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 典型的二等公民所面临的障碍包括但不仅限于(缺乏或丧失表决权):权利被剥夺,限制民事或军事服务(不包括任何情况下的征兵),以及限制,语言,宗教,教育,行动和结社的自由,武器的所有权,婚姻,性别认同和表达,住房和财产所有权。 当然,政府通常都不会承认在其管辖内存在二等公民。既是非正式术语,二等公民就没有客观划定范围。但历史上也公认一些关于二等公民的事件和群体,例如:美国南方种族隔离, 南非种族隔离,议会时代的罗马天主教徒,在北爱尔兰边缘化其他宗教和少数民族,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其他少数族裔等等。从严格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完全让旅居者享受公民权益的国家。 理性对待“二等公民”之称! 从另一个严格意义上讲,要求不被扣上“二等公民”的帽子,除了是严苛的要求旅居国的法律保护,也是对旅居者本身已否持有在该国的合法身份(身份证、合法居留、政府公干等合法身份之情况),都应考虑进对该称呼的“正确反映”中。 但毫无疑问的是,旅居者即便没有受到真正意义上的“二等公民”待遇,也多少都被“歧视”对待过,尤其是旅外的亚裔和非洲裔群体。 在“歧视”现象中,我们首先抛开美国种族歧视事件。现仅从华人群体旅外时,碰到的“歧视”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实例的探讨 此前,有过一则关于华人在外受到“歧视”的文章,讲述在柬埔寨租房时,屋主拒绝华人租客一事,文章对“歧视”原因做了些分析。 他总结如下: 1. 某些人太“聪明”,曾经被中国人的“聪明“欺诈过 2. 某些人从事违法活动 3. 某些人条件苛刻且不守信用 4. 某些人高高在上 5. 某些人道德素质低 文章指出,在柬埔寨生活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遵纪守法,热爱柬埔寨,跟当地人友好相处的。但是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些人,给当地造成不好的影响,而让无辜民众受害。 该文所诉之事件,在柬埔寨很普遍,很多公司、个人都会因为合作者是华人,而产生犹豫和抵触心态。实际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言谈举止,让我们自身和祖国的尊严失丧了。例如,在公共场所说话或通讯时,发声响亮引人注意的很可能是中国人;为了一点小事不分场合,不顾及周围人,能吵得不可开交的,也可能是中国人;能随时拎出我是xxx,我就是土豪,我上面有人的,或者立刻端出架子和气势压人的,中国人占比确实很大;这些行为自然不只在柬埔寨,在中国国内或是其他国家,此类事件和现象并不偶见。 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也许是因为个人素质、修养还不够,也许是因为一时冲动没忍住,但是不管种种原因,最终表现出来的行为,却确实为中国人在外的形象和尊严造成了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何中国人的“颜值”在外国始终没能提升起来。 实际上,全球占比最大的移民,或旅居族群,就是华人群体。任何一个群体,在过于庞大的情况下,可控性或统一性的几率自然降低。而华人群体就是全球最最庞大的族群,在发生失德失信失慧的事件时,对于“接受”信息的外国人来说,那种内心的不满,都有可能无限度被放大,也许对于本国人可以包容的事,在接触到华人的时候,就无法按捺住内心的不平。久而久之,一些对华人群体的负面言论就“广泛流传”。 我们必须承认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但也不能随波而定,一棒子打翻整船人,而现在这也是旅外的华人,应该逐步向他国传递的信息。 “改变”本是必须,但需要时间,对于华人的“新认知”不仅是外国人需要时间去体会,作为中国人,无论自己是否旅外,也都需要对自身的改变留下时间,甚至积极给予信任和鼓励。 借鉴他国旅外的“配置” 对于自身素养和能力的精进,是每一个中国人或华裔都应承担的,对祖国的责任。而除此以外,我们也应该学会借鉴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其他旅外群体。 在柬埔寨的这些年,对很多国家为其公民配置的一些机构和横向产业的跟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里,可以列举亲身经历的事情,以供大家思考。 日前,来柬埔寨的朋友,因为病毒性感染生病,并且甚是严重,当下我们并没有选择华人医院,而是听从了一位韩国友人的建议,选择去了一家韩国医院。 此番“病程”,却让我们吃惊的发现,一系列的韩国机构和横向产业链,完整的支撑着在柬埔寨的韩国人群体。 带着朋友去韩国医院,是在早上电话预定的韩国出租车公司,车辆15分钟内抵达住所,司机经过严格培训,守时并且不乱收费。抵达韩国医院后,整个医疗过程都有人引导,医院收费非常便宜,配药和挂水仅20多美金。据悉,该韩国医院由韩国基督教机构投建,主要为柬埔寨的贫穷人口服务,收费几乎为零。 在朋友住院期间,韩国友人很自豪的向我们介绍了在柬埔寨的众多韩国机构,这些机构为旅柬的韩国家庭、儿童、务工人员,以及利益受损的商人,提供详细和完整的服务,包括寻找租所、工作,追踪在柬韩国人的生活状况,以保证韩国人在柬埔寨的权益。 此番介绍,让我们这些旅外却饱受“利益疾苦”的中国人倍感羡慕。也许韩国友人的介绍也有部分夸张,但不难看出,韩国公民在外如受到不公正待遇,或权益受损时,当地配套的韩国机构,将出面为自己的公民争取权益。 在柬埔寨,除了韩国,还有众多其他国家的,盈利性/非盈利性机构,这些机构的设立,除了为援助柬埔寨以外,大多都为本国公民提供旅外的咨询和服务,而这些其他国家的公民,也在自己旅外的第一时间,就能拿到自己国家驻外的各个机构和服务型公司的资料,以确保自己旅外期间,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所依托。如果你将这些机构和服务型公司串联起来,整个旅外的“生活链”便完成了,个人旅外的各方面权益,都有处可查可寻可诉。这些国家,借着这些驻外的企业和机构保护自己公民的在外权益。 结语 事实上,旅外的华人群体,绝没有想要主动给自己和祖国抹黑的意愿,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祖国的骄傲,能实现华人族群的价值。 但我们还是太年轻,还是没有真正全面的准备好,也不可能永远呈现完美,因此,我们请求整个世界,和我们自己,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和信任,让我们的成长众目可见。 同时,作为祖国,和已经在外有所成就的有能之士,皆应思考如何真正为旅外的华人族群提供有价值的帮助,设立有效的服务机构和横向企业,以此真正做到在各方面为华夏子孙维权。 带着希望和信心,旅外的我们勇敢生活并期待着,有朝一日,关于“歧视”和“二等公民”的言论,从对华人的评价中销声匿迹。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