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柬单网综合报道】据《高棉时报》消息,受柬泰边境持续封闭影响,柬埔寨多家泰国商品分销商正研究通过老挝转运的可行性,以维持供应链稳定并保障市场流通。同时,也有企业正在积极寻求来自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替代产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当前经海运和空运清关效率低下,耗时过长,泰国企业正建议柬埔寨分销商考虑经老挝转运。具体路线为:货物自泰国乌汶府出发,经崇梅口岸进入老挝,占巴塞省旺塔奥—蓬通经济特区后,再进入柬埔寨北部,最终抵达金边及其他市场。
“这条路线虽然距离更远、成本更高,但相较于港口和机场通关所面临的严重延误,已成为现实中的最优选择。”一位在柬从事泰国商品进口超过12年的资深分销商表示,“当前泰国多个大型港口货运量大,等待时间长,不利于维持稳定供应。”
此外,部分分销商正积极考虑从印度等国引进替代产品。“例如,印度拥有强大的乳品市场和产能,如果能与当地大型生产商达成合作,将有望缓解当前供应压力。”
Sinu Keeler,一位将泰国商品出口至多个亚洲国家的国际分销商指出,当前运输成本高企与物流延误已使柬埔寨本地分销商面临“极大困境”。“泰国品牌业务遍及多个市场,柬埔寨对他们而言只是其中之一,但对本地分销商来说,却是赖以生存的全部。”
据泰国媒体报道,目前这一局势已促使部分柬埔寨采购商转向其他国家,而部分依赖泰国产原料的工厂,特别是成衣企业,也因此推迟出货甚至暂停运作。
《民族报》援引消息称,部分在泰柬边境设厂的日本投资企业也受到影响,因供应链中断而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延期交货的处罚风险。
在柬埔寨,餐厅与酒店行业首当其冲,正加速寻找替代食材来源;制造企业则寻求新的原料供应商,但多数跨国公司虽具全球采购能力,却也承受着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压力。
目前,泰国出口商被迫将陆路运输改为海运渠道,显著推高物流费用。相关成本最终转嫁至消费者,导致柬埔寨国内市场需求下降,零售销售亦出现下滑。
甚至部分在柬运营的泰国加油站也面临因改用更高价燃料而被迫涨价的局面。
泰柬商会理事会主席沃拉塔·坦提蒙功素呼吁两国政府尽快对话,和平解决争端。他强调:“任何政策举措都将直接影响两国民众,因此必须谨慎处理,避免进一步伤害。”
他指出,众多泰国企业在柬投资于工业、贸易和服务等领域,当前的物流中断与边境封锁已严重影响原材料运输,亟待双方政府协调解决。
泰柬商会已与相关利益方开展磋商,寻求缓解物流困境的方案,以保障双边经贸合作不受进一步冲击。
来源:高棉时报
编译:小米